瘢痕

STTT:同济大学团队提出脊髓损伤后无瘢痕修复的新策略

脊髓损伤(SCI)对患者来说是一种毁灭性打击,会立即影响患者的感知、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再生能力有限,这些患者可能面临终身残疾。神经再生的最大难题在于,损伤后的病理微环境会改变多种细胞的发育,并触发瘢痕形成,进而阻止受损轴突在损伤部位再生。

同济大学 脊髓损伤 瘢痕 脊髓 sttt 2025-09-30 16:37  4

黄波团队发现碳酸锂可逆转肺纤维化,清除“瘢痕制造者”肌成纤维细胞

编辑丨王多鱼排版丨水成文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是一种以肺泡结构破坏和胶原沉积为特征的致命性疾病。患者一旦确诊,往往面临不可逆的肺功能下降和极高的死亡风险。目前临床获批的两款药物(吡非尼酮与尼达尼布)只能延缓病情,却无法真正逆转已

黄波 瘢痕 碳酸锂 瘢痕制造者 黄波团队 2025-09-24 11:51  5

NRR杂志热点追踪线上论坛 | 多组学揭示FBXL12重塑小胶质细胞抑制瘢痕形成实现成年脊髓损伤修复

在成年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修复领域,脊髓损伤始终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医学难题。其核心障碍在于损伤后形成的抑制性微环境,尤其是胶质瘢痕的增生,严重阻碍了神经元的再生与功能重建。传统观点认为,这种瘢痕主要源于星形胶质细胞,但近年来,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主力

nrr 脊髓损伤 胶质细胞 瘢痕 脊髓 2025-09-23 16:36  3

老药新用!黄波团队发现碳酸锂可逆转肺纤维化,清除“瘢痕制造者”肌成纤维细胞

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是一种以肺泡结构破坏和胶原沉积为特征的致命性疾病。患者一旦确诊,往往面临不可逆的肺功能下降和极高的死亡风险。目前临床获批的两款药物(吡非尼酮与尼达尼布)只能延缓病情,却无法真正逆转已形成的纤维化病灶。

黄波 瘢痕 碳酸锂 瘢痕制造者 黄波团队 2025-09-23 16:36  5

中山大学最新研究揭示了表皮干细胞衍生的细胞外囊泡减轻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机制

增生性瘢痕(HS)是一种常见但尚未解决的伤口愈合并发症,其特征是成纤维细胞持续过度活跃和增殖,导致细胞外基质(ECM)过度合成和胶原收缩。之前的研究已经发现表皮干细胞(ESC)对伤口愈合和HS重塑至关重要,其细胞外囊泡(EVs)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具体的

细胞 中山大学 干细胞 瘢痕 表皮干细胞 2025-09-20 11:51  6

高效抑制皮肤瘢痕形成的人乳生物活性材料平台

纤维化瘢痕组织通常在成人皮肤伤口愈合过程中形成,尤以热灼伤和化学灼伤后为甚。这种情况可能导致患者容貌损毁、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下降。治疗往往需要多次手术修复,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至2027年,全球瘢痕治疗支出预计将达到约320亿美元。鉴于创伤的普遍性和瘢痕形成的

生物 皮肤 瘢痕 人乳 人乳生物 2025-09-08 15:20  6